德國總理默克爾正在進行她的第七次中國行。作為民間歡迎儀式的一部分,一條“看,這就是德國製造”的微信在朋友圈中被廣為轉發,筆者就收到了三次。在各種精美的德國製造圖片中,人們感嘆於高精尖的技術、工人的專業素養,認為那才是高端製造業“化境”。
  德國是中國製造業的老師。百年前是,百年後現在依然是。如何在基礎制度上為企業搭建穩健的發展框架,如何在細節上打造精密的製造體系,都是中國在製造業轉型升級中亟待解決的難題。
  從實用主義角度出發,中國製造業需要專利與技術。而超越實用層面,觀念的變遷更為重要。德國與美國相對自由的市場不同,政府在市場中起到非常大的作用,主導各種監督各種福利。如何在發揮政府作用的同時,守住政府與市場的邊界,既規範又自由,是中國市場經濟到現在還在探詢答案的課題。就這一經濟發展模式而言,與其到新加坡取經,也許不如直接到鼻祖德國取經更為妥當。
  發展經濟需要以理性的頭腦建立基礎制度,從金融、教育到標準制訂,德國有一整套完備的模式。
  德國中小企業融資難通過政府的優惠政策,與大量中小銀行、增信金融機構的存在得到解決。德國有受到監管的政策性銀行利用政府信用優勢獲得低價資金,向商業銀行批發資金;有擔保銀行負責中小企業融資增信工作,聯邦政府和州政府對中小企業貸款進行反擔保,承諾如發生損失政府將承擔其中較大部分,貸款風險在兩級政府、擔保銀行、貸款銀行之間得以分攤。如果中小企業騙貸怎麼辦?這個匪夷所思的問題不可能存在,因為法律與信用體制,讓絕大多數欺詐者沒有容身之處。而以中國資本市場目前的信用情況,既想發展美國式的風投模式,又想發展小微企業銀行貸款,結果可想而知———股票市場可能被無信企業拖垮,而獲得廉價貸款的企業則可能成為資金掮客,並陷入全員腐敗的怪圈。
  非官方色彩的協會建立了標準和嚴格的優勝劣汰機制,是德國企業能夠自律的前提。從今年開始,中國向大規模職業技術教育轉型,是向製造強國邁出關鍵一步,但很難想象,缺乏專業素質、沒有系統培訓的年輕人構成的勞動者群體,會支撐中國製造的精密、標準之魂。
  德國地少人多,以製造業為主,標準精密;美國從馬背到車輪,在資源方面是上天的寵兒。中國受資源人口約束,不可能像美國一樣成為高耗能國家,企業也不可能在創新方面天馬行空,在資源與勞動力的架構上,將受到製造業發展路徑的嚴格束縛。從這個角度來說,中國未來的經濟發展模式以偏向德國為宜。
  人們盯著鐵娘子默克爾的行蹤,關註的是中德商貿數據,兩國貨幣開放度的數據,認為默克爾多次來華就是為了短期的實用目標。這話可能沒錯———德國國內有聲音認為中德十年商貿黃金期已過,另一種聲音則以中德互補為例說中德好日子遠未過去———但站在更長遠的歷史角度,我們或許才能看清,中德之間除了短期目標外,還有多少觀念可以銜接,還有多少制度缺陷可以填補。  (原標題:學習德國經濟模式與中德經貿交流同樣重要)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js37jsouo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